金秋的收獲
似乎有一種力量,牽引著我的注意力,往這段歷史去。
我一直在想,秋收起義失敗后,工農(nóng)革命軍如何能在生死關頭做出引兵井岡的明智抉擇?
我也在想,在面對強敵進攻,黨內(nèi)彌漫著“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動搖觀念和悲觀情緒時,毛澤東如何能在八角樓的油燈下,透過黑夜,預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高潮?
我還在想,工農(nóng)紅軍如何能在井岡山,走出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并且走得風生水起,從第一個農(nóng)村黨支部,到第一個軍官學校、第一個紅軍造幣廠等,井岡山創(chuàng)造了許多第一,這種創(chuàng)新的力量,來自哪里?
這是一段充滿希望、蘊含智慧的歷史,有著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生命中的失敗,悲壯而慘烈。每個人,也都有可能,“引兵”生命中的“井岡山”,在此絕處逢生、卷土重來。
我想要在這一段歷史中尋找一個答案。
毛澤東吸取中國歷史的經(jīng)驗,早在1927年6月,他就針對“馬日事變”后的形勢提出“靠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槍桿子保衛(wèi)革命”。7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再次提出“上山”的主張。后來安源張家灣部署秋收起義,贛西農(nóng)民自衛(wèi)軍指揮王新亞建議毛澤東上井岡山。而9月23日蘆溪兵敗,痛失起義軍總指揮盧德銘,徹底打破退往湘南的計劃,才不得已另擇他途,退往蓮花。直到9月27日在蓮花收到江西省委的指示信,說寧岡有黨的武裝,才使蓮花決策成為引兵井岡的起點。
靈感的爆發(fā),并非最后的火花一閃。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平日里注重積累知識、認真堅持調(diào)查的結果。到這時,我才真正懂得,為什么“是讀書成就了毛澤東”,懂得為什么他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知識就是力量。到這時,我才能真正理解毛澤東所說的,“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調(diào)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diào)查就是解決問題。”
我也有所領悟,原來,當大多數(shù)人的眼光局限于“一時的特殊的小的環(huán)境”中時,毛澤東卻早已把視野投向了國際國內(nèi)的大環(huán)境,所以才能預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高潮快要到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如此詩意的遠見讓人不得不服。
正是這種高瞻遠矚的全局意識,幫助革命者透過復雜多變的現(xiàn)象,準確把握事情的本質(zhì),培養(yǎng)敏銳的判斷力,保持頭腦清醒,遇事決斷——穿透黑暗,洞見光明。
我更清醒地看到,井岡山上的紅色智慧,不只是一個或幾個英雄的智慧,是無處不在的集體創(chuàng)新的智慧。創(chuàng)造的可能性,就在中華古老的文化里。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所以《易經(jīng)》六十四卦,始‘乾’而終‘未濟’。正為在這永遠不會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chuàng)造進化。”創(chuàng)造的基因,就在人民的血液里,一遇到合適的條件,就會被激發(fā)出來,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讓舊貌換顏,山河改色。(劉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