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報數做“減法” 精準識別做“加法”
(原標題:【在正風反腐中增強群眾獲得感】填表報數做"減法" 精準識別做"加法")
“之前,一件事情至少要填上三張表,這還不算填表過程中寫錯字后重新填寫的,全年迎接的調研檢查十個手指都數不過來。”
曾幾何時,頻繁填表報數、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耗費了吉林省洮南市林業(yè)局駐黑水鎮(zhèn)旭日村第一書記劉巖的大量精力。
如何破解扶貧領域中的形式主義問題?如何實現精準識別貧困人口,讓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無處遁形?近一年以來,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扶貧辦”)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查根找源,嚴格落實責任,扎實推動整改。
“輕裝上陣” 幫扶工作更務實
“從2018年1月1日起,扶貧數據主要通過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上報,不再要求縣以下單位通過其他渠道提供。”“除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領導小組不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
今年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簡稱“扶貧領導小組”)下發(fā)的《關于在扶貧考核中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的通知》,讓貴州大方縣扶貧辦主任朱翔喜笑顏開。
他用了這樣幾個詞形容當時的心情:“如釋重負,輕裝上陣,勇往直前。”而對于計劃今年脫貧摘帽的大方縣來說,拋開了很多形式主義上的束縛,沖勁更足、效率更高。
為切實解決基層反映強烈的頻繁填表報數、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印發(fā)了《關于解決扶貧工作中形式主義等問題的通知》等文件,從減少填表報數、檢查考評、會議活動、發(fā)文數量和規(guī)范調查研究、嚴格監(jiān)督問責等方面對扶貧系統提出要求。
各地重點解決多頭考核、層層考核、搭車考核等問題,確?;鶎痈刹繉⒐ぷ骶τ玫骄珳蕩头錾?。
“從案頭到炕頭,從筆頭到地頭”,山西要求扶貧干部把時間用在幫扶貧困戶上,切實撲到扶貧實際工作中。
貴州要求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真蹲實駐,真幫實促,“走讀幫”“委托幫”“電話幫”等幫而不實的問題大大減少。
安徽鳳陽縣扶貧辦副主任姜澤明深有體會,經過整改,文件數量少了,操作性強了。“縣扶貧辦要提供業(yè)務指導和政策服務,不能當發(fā)文件的‘快遞小哥’,要吃透、嚼化政策,引導群眾明白會用。”
“現在填表的次數大大減少了。上級的工作部署通過洮南市扶貧工作群來發(fā)布,全年接受的檢查也就只有國家的第三方評估。”說起目前的工作狀況,劉巖表示,整改后扶貧干部有了更多的時間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群眾身邊。
從填表報數多到政策落地多,變樣板工程為民心工程,狠剎形式主義歪風,帶來了基層干部群眾凝心聚力脫貧攻堅的新氣象。
精準脫貧 識別工作更高效
“分類施策不夠精準,幫扶責任未壓實,落實扶貧政策措施‘最后一公里’問題未有效解決;扶貧資金使用不夠精準,資金撥付不及時,閑置問題突出;違紀違規(guī)使用扶貧資金問題多發(fā);脫貧成效不夠精準,形式主義等問題時有發(fā)生。”
這是2017年中央第八巡視組向國務院扶貧辦黨組反饋“機動式”巡視情況時提出的問題。
為了對扶貧工作不夠精準等問題進行整改,國務院扶貧辦組織各地對2016年標注脫貧人口進行再核實,將245萬脫貧不實人口重新回退為貧困人口。
“我們組織各地對建檔立卡實行動態(tài)管理,新識別貧困人口和返貧人口849萬人,清退識別不準的412萬人,努力做到應扶盡扶、應退盡退。”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確保精準識別,國務院扶貧辦建立全國扶貧大數據平臺,加強信息共享和數據分析應用,為各地各部門宏觀決策和指導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我們按照‘一戶一頁、一事一表、一組一冊、一村一檔’原則,將貧困人口信息整理歸檔,全部錄入系統,將信息成果運用到識別篩查漏評戶、邊緣戶的大數據分析中。”貴州省玉屏縣扶貧辦主任韓建國介紹了該縣在創(chuàng)新扶貧管理方面進行的有益嘗試。
僅2017年下半年,玉屏縣通過精準識別查漏補缺,新識別貧困戶158戶503人,對瞞報收入和家產、群眾反映強烈的貧困戶清退554戶1570人,確保“該進的一個不漏,不該進的一個不進”。
陜西省漢中市運用“互聯網+”思維,開發(fā)精準扶貧信息平臺,進一步暢通指令、文件、信息傳送渠道,及時掌握基層動態(tài),了解貧困戶需求,解決存在問題。
漢中市還依托市委組織部官方微信“天漢先鋒”探索建立智慧黨建云平臺,設置“第一書記管理”模塊,全程紀實、全面監(jiān)管第一書記履職,既實現了第一書記管理有抓手、工作有記錄、交流有平臺、考核有依據,又切實減輕了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工作負擔。
山西開展了包括數據庫、政策庫、項目庫、人才庫在內的“四庫”建設,“數據庫減少填表報數,政策庫減少發(fā)文,項目庫提供投資參考,人才庫減少選用專家盲目性。”山西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四庫”為精準識別提供了依據。
嚴字當頭 督查問責更有力
為了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嚴查扶貧領域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國務院扶貧辦督促扶貧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地扶貧部門開展專項治理,重點解決扶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資金管理使用不規(guī)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監(jiān)督從嚴要求不夠等問題。
去年以來,各地加大督查問責力度,中西部22省共約談4239人,誡勉談話3078人,責令檢查763人,通報批評2449人,處分6724人,移交司法機關651人。
2017年8月,國務院扶貧辦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曝光臺”欄目,對扶貧領域出現的違紀違法問題及典型案例予以通報曝光,3次通報扶貧領域違紀違規(guī)問題31起,3次通報各省扶貧資金撥付進度。
國務院扶貧辦還繼續(xù)發(fā)揮12317扶貧監(jiān)督舉報電話作用,加大問題核查、移交和督辦力度。2017年共辦結61件投訴件,其中違規(guī)違紀18件,涉及問題資金259.39萬元,均已整改到位。處理責任人37人,其中縣級部門3人。
在扶貧投入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國務院扶貧辦和有關部門及時修訂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開展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紀檢監(jiān)察、審計等機關對扶貧資金加強監(jiān)督,違紀違規(guī)問題明顯減少。審計查出問題金額占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17年的7.93%。其中,嚴重違紀違規(guī)問題金額占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17年的1.13%。(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 王小寧)